苯甲酸的含量测定计算公式?
一、苯甲酸的含量测定计算公式?
苯甲酸计算公式:pH=(pKa -lgc)/2 = (4.21 +0.74)=2.48。
苯甲酸的化学式是:C6H5COOH,也就是C7H6O2,碳7氢6氧2,这样就可以计算他的分子量了。
中性乙醇溶液:体积分数50%。量取50ml乙醇(体积分数为95%),加50ml水,混匀,加2滴酚酞指示液,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粉红色;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NaOH)=0.1mol/L;酚酞指示液:10g/L。
物理性质
苯甲酸是有光泽的、白色的、单斜品薄片状或针状结品。质轻,无气味或微有类似安息香或苯甲醛的气味。它的蒸气有很强的刺激性,吸入后易引起咳嗽。能随水蒸气挥发。在约100 ℃时开始升华。
1 g苯甲酸溶于2.3 mL冷乙醇、1.5 mL沸乙醇、4.5 mL氯仿、3 mL乙醚、3 mL丙酮、30 mL四氯化碳、10 mL苯、30 mL二硫化碳、23 mL松节油。水中溶解度随碱性物质(如硼砂、磷酸三钠)的存在而增加。
二、苯甲酸含量的测定详细的实验步骤?
以下是苯甲酸含量测定的实验步骤:
实验器材:
50mL锥形瓶
称量器(天平)
容量瓶
分液漏斗
稀盐酸
NaOH
酚酞指示剂
实验步骤:
取一个干净的50mL锥形瓶,并用称量器称取0.2g左右的苯甲酸,记录下实际质量。
向锥形瓶中加入20mL蒸馏水,摇匀使溶液均匀。
加入5~10滴酚酞指示剂,继续摇匀。
使用分液漏斗向锥形瓶中滴加稀盐酸溶液,滴加到苯甲酸完全转化为对应的钠盐时停止滴加。转化反应方程式为:C6H5COOH + NaOH → C6H5COONa + H2O。
将溶液转移至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线,摇匀。
取出一部分试液,放入50mL的锥形瓶中,使用分液漏斗向其中滴加0.1mol/L NaOH溶液,直至试液呈现深粉色。记下消耗的NaOH溶液体积,计算苯甲酸中所含的NaOH量。
根据反应方程式和计算公式可知,50mL稀盐酸溶液可以与1.22g的苯甲酸反应,因此可以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计算出苯甲酸的含量。
注意事项:
实验中需保持实验器材干净,避免杂质的干扰。
实验过程中需严格控制加入酚酞指示剂和NaOH溶液的滴加量,以免影响测定结果。
实验过程中需注意安全,特别是稀盐酸和NaOH等强酸碱的使用,避免对皮肤和眼睛造成危害。
三、含苯甲酸酯的化妆品?
几乎九成的护肤品中含有,比如海蓝之谜面霜就含苯甲酸酯。
苯甲酸酯又称苯甲酸甲酯,它是一种白色结晶粉末或者无色结晶,易溶于醇。主要作用于有机合成食品、化妆品、医药的杀菌防腐剂、也用作饲料防腐剂。
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能够抑制革兰阴性、阳性细菌,对酵母菌及霉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与传统的防腐产品相比,具有使用浓度低,广谱高效,并且经济安全,使用期较长。
四、化妆品中油含量?
大部分的乳液和霜里面的油脂浓度总和在5%~25%之间。
五、化妆品铅含量标准?
我国化妆品标准中汞含量限值为1ppm,这与其它国家的标准一致10。然而,我国规定化妆品中砷含量限值为10ppm,铅含量限值为40ppm,这比东南亚国家联盟规定的5ppm 砷含量限值和20ppm 铅含量限值存在差距。而后者的标准已经在10 个东南亚国家实施1112。
六、化妆品净含量标准?
化妆品净含量是抛去外皮包装里面实力物质算出来的。
七、化妆品香精含量标准?
1 GB/T11538-2006 精油 毛细管柱气相色谱分析 通用法 GB/T11538-1989 2006-10-01
2 QB/T1507-2006 日用香精 QB/T1507-1992 2007-08-01
3 QB/T1632-2006 复盆子酮 QB/T1632-1992 2007-08-01
4 QB/T1769-2006 乙酸苄酯 QB/T1769-1993 2007-08-01
5 QB/T1770-2006 乙酸异戊酯 QB/T1770-1993 2007-08-01
6 QB/T1771-2006 丙酸乙酯 QB/T1771-1993 2007-08-01
7 QB/T1772-2006 丙酸苄酯 QB/T1772-1993 2007-08-01
8 QB/T1773-2006 丁酸乙酯 QB/T1773-1993 2007-08-01
9 QB/T1774-2006 丁酸丁酯 QB/T1774-1993 2007-08-01
10 QB/T1775-2006 丁酸异戊酯 QB/T1775-1993 2007-08-01
11 QB/T1776-2006 异戊酸乙酯 QB/T1776-1993 2007-08-01
12 QB/T1777-2006 异戊酸异戊酯 QB/T1777-1993 2007-08-01
13 QB/T1778-2006 己酸乙酯 QB/T1778-1993 2007-08-01
14 QB/T1779-2006 苯甲酸乙酯 QB/T1779-1993 2007-08-01
15 QB/T1780-2006 苯甲酸苄酯 QB/T1780-1993 2007-08-01
16 QB/T1782-2006 β-苯乙醇 QB/T1782-1993 2007-08-01
17 QB/T1788-2006 洋茉莉醛 QB/T1788-1993 2007-08-01
18 QB/T1789-2006 97%柠檬醛 QB/T1789-1993 2007-08-01
19 QB/T1791-2006 乙基香兰素 QB/T1791-1993 2007-08-01
20 QB/T1793-2006 天然薄荷脑 QB/T1793-1993 2007-08-01
21 QB/T1684-2006 化妆品检验规则 QB/T1684-1993 2007-08-01
22 QB/T1685-2006 化妆品产品包装外观要求 QB/T1685-1993 2007-08-01
23 QB/T1858.1-2006 花露水 QB/T1858-1993 2007-08-01
24 QB/T2488-2006 化妆品用芦荟汁、粉 QB/T2488-2000 2007-08-01
25 QB/T2835-2006
八、化妆品实际净含量?
这个没有严格的规定,一般像精油类似的油类化妆品、化妆水类的水剂化妆品都标ml,霜类的标g,至于有流动性的比较粘稠的则看公司的选择了。
还有就是每个品牌的装瓶量不一样,水和乳又是不一样,还有精华类的也不一样,品种和品牌都有所不同。
九、每克苯甲酸钠的钠含量是多少?
苯甲酸钠大约常温下0.34g/100ml, 苯甲酸在酸性环境中,0.1%浓度即有抑菌作用。通常 pH值较低效果较好,如 pH 3.5时,0.125%的浓度在 1小时内可杀灭葡萄球菌。在碱性环境下作用减弱。外用能抗浅部真菌感染。将 0.05—0.1%浓度加入药品制剂或食品作防腐剂,可阻抑细菌和真菌生长。
十、苯甲酸钠含量计算公式?
采用标准比较法求样品中苯甲酸钠含量的公式如下:
苯甲酸钠含量(g/L)=0.0244×滴数(g/L)。
相关标准:按照GB2760-2007食品添加剂卫生标准,碳酸饮料中苯甲酸钠不得超过0.2g/L(小于等于8滴),果蔬汁饮料中苯甲酸钠不得超过1.0g/L(小于等于4滴)。
【注意事项】
1、检测过程中使用氯仿需在通风橱中进行。
2、吸取下层液体时可边将吸管中气体鼓出边伸入下层。
3、将白方瓶中的试剂5移至贴试剂标签的滴瓶中,用于滴定。
4、滴加试剂5必须垂直滴加,且每滴加一滴后都必须充分摇匀才能再次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