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矛盾与逻辑矛盾的区别?
一、辩证矛盾与逻辑矛盾的区别?
①辩证矛盾。它是指事物对象自身所包含的对立面的统一关系。它存在于客观现实中,是对象本身所固有的。辩证矛盾不是错误论断的矛盾,而是现实的矛盾。这种现实的辩证矛盾在我们思维中的正确反映,就形成了思维中的辩证矛盾。辩证矛盾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源泉。
辩证矛盾是由两个对立面组成的矛盾统一体,在这个统一体中矛盾的任何一方都不能离开另一方而单独存在。它们互相联系,互相渗透,又互相排斥,互相斗争,从而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它们中的一方对另一方的否定,都不是单纯的否定,而是作为发展的联系环节的辩证的否定,即否定之中有肯定,肯定之中有否定。人们的思维要正确地反映辩证矛盾,就要全面地反映客观事物中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关系。
②逻辑矛盾。它是思维过程中违反矛盾律要求而产生的逻辑错误。即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或判断同时肯定它们都是真的。逻辑矛盾一般表现为思维和论辩过程中的自相矛盾。任何包含有逻辑矛盾的思想都是不能成立的,因而,正确思维必须排除一切逻辑矛盾。在逻辑矛盾中矛盾双方的关系是绝对地互相排斥的,没有任何中介的联系环节,一方对另一方的否定并不是作为发展的联系环节的否定,而是绝对单纯的否定。
二、矛盾的故事?
1、茅盾的父亲沈永锡是个清末秀才,他通晓中医,是具有开明思想的维新派人物,颇重视新学,除声、光、化、电和数学等自然科学外,也喜欢传播进步思潮的社会科学着作。
母亲陈爱珠,是一位通文理有远见而性格坚强的妇女。茅盾10岁丧父,童年时代,就接受了母亲所教的文学、地理和历史知识。茅盾说:“我的第一个启蒙老师是我母亲。”
茅盾的启蒙教育开始较早。小学前便读过家塾、私塾。8岁入乌镇立志小学读书后转入植材高级小学,成为该校第一班学生。在这里,他不仅读到了国文、修身和算术教科书,并且对绘画发生了兴趣。
那时,在一般守旧人的眼光里,小说之类被称为“闲书”,是不准孩子们看的,但茅盾竟得到明达的家长的允许;《西游记》、《三国志演义》、《水浒传》等,都是他那时爱读的书;从茅盾小学时代留存的作文中得见,他当时便流露出了忧国忧民、扶正祛邪的思想端绪。
植材高级小学教的课程除了国文、算术外,还有英文、物理、化学、音乐、图画和体操,这些课程都使他感到很新鲜。
上化学课时,从日本留学回来的张济川老师在教室里做各种有趣的化学实验,使茅盾和他的同学们大开眼界。科学的种子在这个少年人的心田里孕育了,他的思想变得活跃起来。
一天国文课上,中过秀才的周先生教《孟子》,错把“弃甲曳兵而走”一句解释成“战败的兵丁急于逃命,扔掉盔甲,肩背相磨,仓皇逃走”。他忽然站起来问道:“先生,”他指着《孟子》,“书上注释‘兵’是‘兵器’,不是‘兵丁’。”
他这么一说,同学们也恍然大悟,应声附和。“是‘兵丁’,不是‘兵器’!你们小孩子,懂什么!我是中过秀才的。”老先生硬着头皮坚持自己的讲法。
茅盾见这位老先生硬是不认错,下了课就去问校长;徐晴梅校长是他父亲的好朋友。他听后想了一想,对茅盾说:“可能周先生说的是一种古书的解释吧?”茅盾心想:校长大概觉得不能让周老秀才在学生面前丢脸,才会这样说的吧!
小小年纪的茅盾,总是觉得坚持正确的才是最重要的。
2、9岁的时候,有一次茅盾跟他的母亲一起到舅舅家去度夏。茅盾的舅舅是个中医,家里也有不少旧小说。茅盾在那里找到了《野叟曝言》,只花了三天半时间就读完了。这是清代的一部通俗小说,共一百五十四回,约一百万字,曾自称“天下第一奇书”。
茅盾的舅舅知道他很短的时间就看完了《野叟曝言》,也很是吃惊。从此对他刮目相看。这种广泛的、大量的阅读,不仅提高了茅盾的文学素养,而且也在无形中培养了他的写作能力。在小学里,茅盾的各门功课都名列前茅,每次考试他总能得到奖品。
特别是他的作文更是出名。有一年茅盾遇上了童年会考,他参加了这次隆重的考试。会考的作文题是《论富国强兵之道》,茅盾很快就写了一篇四百多字的议论文,文章的最后一句是“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
主持会考的老师对茅盾的文章大加称赞,并在最后一句上加了密圈,写了如下评语:“十二岁小儿,能作此语,莫谓祖国无人也。”
进入中学后,茅盾在名师的指导下,更加广泛地学习了中国古典文学,他的作文水平也突飞猛进。在湖州中学读书时,他幸运地遇上了钱念劬先生;钱先生曾在日本、俄国、法国、意大利、荷兰等国作过外交官,通晓世界大事,学贯中西,是一位很有名望的大学问家。
有一次钱先生让茅盾他们作文,却不出任何题目,他让学生们自己选题,任意写,很多学生对此作文茫然不知所措。茅盾却借鉴庄子《逍遥游》中的寓意,写了一篇五六百字的文章,题名《志在鸿鹄》。文中写了一只大鸟展翅高飞,在空中翱翔,嘲笑下边仰着脸看,无可奈何的猎人。
这是一篇寓言,茅盾借对大鸟形象的描写,表现了自己的少年壮志。而且,文章的题目又与茅盾的名字德鸿暗暗相合,因此,茅盾也是借此自抒胸臆。这篇文章思想高远,想象丰富,形象生动。
钱念劬先生很是赏识,写了如此批语:“是将来能为文者。”钱先生的预见没有错,茅盾以后果然成为着名文学家。
3、1907至1909年,茅盾就读于乌青镇植材高等小学,校址在乌镇中市的“北宫”(现乌镇电影院地块)。茅盾在校国文成绩优异,为全校之冠。教师张之琴(子岑)曾抚其背说:“你将来是个了不得的文学家呢!好好地用功吧!”
有一次乌青镇童生会考,试题是《试论富国强兵之道》,少年茅盾以父母经常议论国家大事的话写成四百多字,最后以“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作结,深得主持人卢学溥的夸赞,作批语称:“十二岁小儿,能作此语,莫谓祖国无人也。”
在植材小学求学期间,茅盾有两册《文课》(作文本)共写了三十七篇作文,约一万六千余字。在这两册《文课》中,茅盾的文学才能已初露锋芒,他忧国忧民的思想已跃然纸上。他的勤奋好学和教师的循循善诱,使他脱颖而出。
教师的评语是鼓舞人心的,“读史有得”“读史有眼”等赞语屡见不鲜。“小子可造,其竭力用功勉成大器”等句更是对少年茅盾的极大鼓励。教师的激励无疑也是推动他发奋努力实现自己梦想的动力。
4、1904至1906年,茅盾就读于立志小学。学校校址就在茅盾宅邸隔壁(原立志书院旧址),大门两旁刻着一副大字对联:“先立乎其大,有志者竟成”,嵌着“立志”二字。这副对联对少年茅盾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有志竟成”的“校训”让他从小萌生了美好的梦想。
当年立志小学的校长是茅盾的表叔卢学溥。教国文、修身、历史的教师是茅盾父亲的好友沈听蕉。国文课本用的是《速通虚字法》和《论说入门》(谈富国强兵之道的短篇论文或史论),修身课本就是《论语》,历史教材由沈听蕉自编。
沈听蕉每周要学生写一篇作文,经常以《秦始皇汉武帝合论》之类为题。学校每月有考试,单考国文一课,写一篇文章(常常是史论),少年茅盾总是第一名。
1905年夏天,茅盾父亲因病不治身亡。父亲逝世后,母亲在灵堂内父亲遗照的两侧,写下一副楷书对联:“幼诵孔孟之言,长学声光化电,忧国忧家,斯人斯疾,奈何长才未展,死不瞑目;良人亦即良师,十年互勉互励,雹碎春红,百身莫赎,从今誓守遗言,管教双雏。”
母亲则借此机会要茅盾“长兄为父”,成为弟弟的表率。
5、茅盾父亲沈永锡十六岁中秀才,思想倾向维新派,爱好自然科学,曾自学高等代数与微积分。母亲陈爱珠是乌镇一代名医之女,知书达礼,善于治家,有深厚的文学修养。儿时的茅盾受到开明的家庭教育和文学的熏陶。
据茅盾在《我走过的道路》一书中回忆到,当他父亲知道自己患病无法医治时,却天天议论国家大事,常常讲日本怎样因明治维新而成强国,还常常勉励茅盾“大丈夫要以天下为己任”,并反复说明这句话的含义。茅盾母亲要他做个有志气的人。
在进小学读书前,茅盾的父亲就自选《字课图识》《天文歌略》《地理歌略》为教材,还根据《史鉴节要》用文言编成一节一节的歌诀作为历史读本,让母亲亲自施教。每当母亲讲历史故事或中国古典小说时,茅盾都听得津津有味。
这些早期的熏陶,对茅盾形象思维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茅盾母亲开明、通达、关心国家大事的思想也深深浸润着茅盾幼小的心灵。所以,茅盾曾回忆说:“我的第一个启蒙老师是我母亲。”
三、矛盾的谚语?
1、俗话说:男子汉大丈夫,宁死不屈;可俗话又说:男子汉大丈夫,能屈能伸!
2、俗话说:打狗还得看主人;可俗话又说:杀鸡给猴看!
3、俗话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可俗话又说:交浅勿言深,沉默是金!
4、俗话说:车到山前必有路;可俗话又说:不撞南墙不回头!
5、俗话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可俗话又说: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6、俗话说:礼轻情意重;可俗话又说:礼多人不怪!
7、俗话说:人多力量大;可俗话又说:人多嘴杂!
四、矛盾的古语?
全部(16句)
1.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韩非《韩非子》
2.稍通当世务,往往自矛盾。——俞明震《送马惕吾赴赣州》
3.心虽在朝谒,力与愿矛盾。——杜甫《赠郑十八贲》
4.天宁惜矛盾,世或有唐虞。——俞明震《癸丑元旦简李梅庵道士》
5.公卿文学方矛盾,黔首何时见太平。——刘克庄《丁卯元日十首·物贵皆缘自币轻》
6.大贤设教岂矛盾,万善殊途同一源。——王汝玉《春风堂》
7.公卿文学方矛盾,应待囊封决是非。——刘克庄《送李用之察院赴潮州二首·昔在番禺鬻筴时》
8.怪伊行敢相矛盾。——王錂《红芍药》
9.人谋自矛盾,民命困戈鋋。——岳珂《山居感旧百韵》
10.微生縻簿领,与俗益矛盾。——许景衡《赠朱深明》
五、矛盾的近义词?
近义词:抵牾,抵触,冲突
矛盾造句
1、这件事老师处理得体,既解决了同学之间的矛盾,又维护了同学之间的团结。
2、这篇作文矛盾百出,显然是编造出来的。
3、经过解释,他们之间的矛盾涣然了。
4、老师解决同学间的矛盾,要充分听取双方的意见,不能只听信片面之词。
六、矛盾的共性?
对立统一规律之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矛盾的普遍性: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坚持矛盾分析法,全面的看问题。
例:甘瓜抱苦蒂,美枣生荆棘。
2.矛盾的特殊性:不同事物的矛盾各不相同,主要有以下三个表现:
其一,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有特点;
例: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不同学科的不同特点会产生不同的作用。
其二,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
例:少年我爱你的美貌,壮年我爱你的言谈,老年我爱你的德行。一个人在少年、壮年、老年这三个不同的年龄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其三,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七、辩证矛盾与逻辑矛盾的区别? 举例?
辩证矛盾与逻辑矛盾之间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首先必须将两者严格区别开来。 逻辑矛盾是指思维中前后不一致、自相冲突、自相矛盾。这是主观造成的,是人的思维违反逻辑规则造成的,应当从思维中加以排除的。
辩证矛盾则是对立统一关系,它是客观的、普遍的,是不能否认和排除的;它具有两个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
(1)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联系的性质,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双方互相贯通,存在着由此达彼的桥梁,主要表现为:矛盾双方相互渗透,包含着各自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的趋势。
(2)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和趋势。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结的。
综上所述,辩证矛盾与逻辑矛盾有着种种区别,但它们又同属于认识范畴,都是对矛盾的具体看法。
八、调解矛盾还是调节矛盾?
“调节”是双方当事人之间通过信息的交换和沟通,就产生纠纷的事项达成共识和就纠纷的解决做出一致的决定的过程和结果。和解主要是依赖于协商。
“调解”是指纠纷的当事人在中立的第三方的介入下,通过谈判达成和解、解决纠纷的过程和结果。
“调节”与“调解”的最主要区别是参加的主体不同。调解必须有审判员或者是合议庭的成员参加,而和解一般就是双方的主体参加,当事人在和解过程中申请人民法院对和解活动进行协调,人民法院可以委派审判辅助人员或者是邀请、委托有关单位和个人从事协调活动,法院方面在参加厅外和解的最多只能是审判辅助人员。
“调节”的法律效果是:
1、撤诉:诉讼和解后,当事人申请撤诉,经过法院的准许后,诉讼终结,和解协议不具有执行力。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和解协议的,对方当事人只能另行起诉。
2、制作调解书: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自行达成和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确认和解协议,制作调解书。
“调解”的法律效果是:调解达成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应当写明诉讼请求、案件事实和调解结果。对于以下几类特殊的案件可以不制作调解书,将调解协议计入笔录即可。
1、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
2、调解维持收养关系的案件。
3、能够即时履行的案件。
4、其它不需要制作调解书的案件。
调解书经过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就具有法律效力,对于生效的调解书,当事人能够提出证据证明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者调解协议的内容违反法律的,可以申请再审
九、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的区别?
我们把内部矛盾称为内因,把外部矛盾称为外因。
事物就生活在内因和外因的变化中,事物的变化是外因通过内因的变化而变化。内因是根本,外因是辅导。内因起不了变化,外因的作用基本是白费。外因对内因起促进作用,内因通过外因起质变作用。但有时外因也会起很大作用。但必须要通过内因才起作用。
例如:老师教学生,其目的是要让学生吸收老师的知识,当学生消化不了老师讲的知识时,老师这时基本是白讲的,当学生消化了老师所讲的知识时,老师这时就起了促进作用,学生头脑里吸收了老师的知识,学生内部消化吸收起了质的变化,这个变化的表现就是学生弄懂了老师教的知识。
十、矛盾很深的矛盾是什么意思?
他们之间的矛盾很深的意思?
答:他们之间的矛盾很深,说明已形成了成见。
他们之间的矛很深,这种矛盾已发展到了不可调和,已不是一般的矛盾,也不是表面矛盾,而是深层次的根深蒂固的矛盾了,光靠调解是无法解决了,严重地伤害了感情,已成了一个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