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香水的发展史?
一、中国香水的发展史?
早在1908年,有人在唐朝古方的基础上研发出一种原创的香水,当时为了给这个新品种命名,人们引用了宋朝文学家欧阳修之词《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中的“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那个年代,花露水绝对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几乎十里洋场的优雅女士们几乎人手一瓶,女士们身穿优雅的旗袍,身上散发着花露水的清新香味,男士们拿出一支老刀香烟,点燃在那霓虹闪烁的夜色里,都是当时上层人士才有能力享受的待遇,成为上等人的标签。
二、英国的香水发展史?
英国国王亨利五世(Henry V)曾下令制造一个金色的球,里面装满香料,包括麝香和龙涎香。在1422年,他带着这个香薰球前往阿库尔金,深信这个东西可以保护他免于瘟疫。然而,直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Elizabeth I)统治的第14或15年,香水才正式走入全英国。尽管人们为了愉悦自己会直接在身上涂香水,但当时最流行的做法是利用珍贵的香薰皮革来体验香水。Charles Piesse在他1880年出版的书,《香水的艺术》(The Art of Perfumery)中写道,牛津伯爵曾献给女王一件小山羊皮无袖上衣(Jerkin),这件上衣和女王喜欢的那双鞋非常搭配,而那双鞋就是用西班牙的香薰皮革制作的。尽管富人们已经接受了喷香水的习惯,但广大人民却对“洗澡”这件事表示怀疑。在1630年,国王查理一世(Charles I)宣布对香皂征收消费税,导致大量的人不洗澡、散发出恶臭;而那些赶时髦的绅士们发现麝猫香(Civet)是唯一能掩盖住这种恶臭的香料。于是,麝猫(Civet Cat)成为了英国香水店的标志。)一样多。
然而,英国并不是法国的随从,在某些情况下,它的发展情况甚至和它的邻居一样迅速、充满创意。约在公元1000年,克罗伊登(Cloydon)地区出产的藏红花(Saffron)被认为是世界上品质最好的原料之一;这种植物的生产非常重要,以至于“克罗伊登”这个名字就是来自于盎格鲁-撒克逊语言中“藏红花之谷”(Croh Denu)。在1500年,米彻姆(Mitcham)出产的薰衣草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原料之一。尽管没有太多人知道,也没什么想法,但是英国在香水业这方面的确有着悠久传承,并且在今天,英国的香水正在经历异常新颖的“复兴”。
这就意味着,英国的香水发展之路与法国相差甚远。在法国,人们用香水来遮掩皮革散发出来的尿臭;而英国最早的调香师之一,Charles Lillie开始在鼻烟(Snuff)中添加香气。这种行为非常的时髦,1711年8月11号的《The Spectator》报纸甚至宣称,Charles Lillie将会在他的店里开展两个小时的教程,来指导大家如何使用鼻烟。在当时,Charles Lillie的门店位于河岸街(Strand)上的Beaufort大厦拐角。据说,他是英国唯一一位“靠香水生意来养活自己”的人,一直经营了30多年的香水生意。
其他同时期的伦敦调香师还包括伯利街(Burleigh)的Perry,还有William Bayley。William Bayley可能是受到了《The Spectator》的影响,于1711年在Long Acre街上开了一家香水店。之后,他搬到了Lockspur街,店铺的标志就是一个“古典英式麝香猫”(Ye Olde Civet Cat)。早在英国17世纪,人们就很容易从药剂师手上买到麝猫香膏;到了18世纪,所有时尚的绅士们都人人必备麝猫香膏。有趣的是,虽然麝猫香本身有种排泄物的气味,但却成为了挑剔的绅士们的香氛选择。
在1712年,新技术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柑橘Oil(Citrus)提炼方式。在此之前,要想提取柑橘Oil,必须先用温水软化果皮,然后手工挤出Oil,而这种劳动密集型工作的产量也很少。新改良的技术就是机械挤压器,通过几排尖锥挤压果皮,迫使oil可以大量产出,远远超过之前的方法。这就让本身受广大人民喜爱的柑橘调储备更加丰富——而这种香料正是古龙水的主要成分。
1730年,Juan Famenias Floris(英国香水品牌Floris London)在杰明街(Jermyn)开业了;1800年,他们为乔治四世提供产品,随后是威尔士王子;而后者在1812年授予了他们“皇家特许”的名号。为他们调制Floris古龙水的调香师是Farina兄弟,二人曾在18世纪三十年代于科隆(Köln)调制了世界上首款古龙水(Original Eau de Cologne)。
1770年,另一家重要的香水店也在英国开业了,经营者就是William Yardley,他用熊的脂肪来提炼诺福克(Norfolk)地区的薰衣草Oil。到1824年他去世的这年,他的薰衣草已经举世闻名;到19世纪末,Yardley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薰衣草生产商。随着时间推移,这家公司生产的薰衣草产品广受世界好评,在这种情况下,今天,“Yardley”这个词已经和薰衣草密不可分了。
三、香水消费市场发展史简述?
香水消费市场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最早的香水可以追溯到古埃及和罗马时期,当时人们使用香料和香草来制作香水,用于宗教仪式和个人美容。随着时间的推移,香水逐渐成为时尚和奢侈品的代表。
在18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香水生产开始逐渐商业化,许多知名的香水品牌开始涌现。
到了20世纪,香水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消费品,被广泛应用于美容和个人护理领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香水市场也在不断演变。如今,香水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消费市场,各种品牌和类型的香水不断涌现,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四、ck香水范思哲香水Kenzo香水巴宝莉香水欧莱雅香水哪个档次高一点?
范思哲的牛仔可乐瓶身真的好看
ck香水略带有股廉价的味道
kenzo……不是衣服的牌子吗?是我孤陋寡闻了。
欧莱雅就……
反正如果别人让我挑一个我选巴宝莉的。那个红粉恋歌是一种甜甜的花果香,还是很少女的。
五、中国油画的发展史?
油画作为外来画种,400年前被意大利传教士带来中国。在明朝时起先并没有得到中国画家的重视,也没有得到很高的评价。直至乾隆年间,来中传教并在朝廷任职的传教士不在少数,比较有名的当属意大利人郎世宁、法国人王致诚等,他们是中国宫廷第一批外籍画家。清同治年间,传教士在上海土山湾设立孤儿院并设图画馆传授西方绘画技术,后孤儿们长大离院成为第一批中国习得油画技艺的本土画家,这一批人中有一位名为周湘的画家,在上海先后办起中西美术学校及布景画传习所。丁悚、乌始光、刘海粟、张眉荪等人曾在此学画。这是中国学习西方美术教育的开端。刘海粟、乌始光后建立上海图画美术院也就是南京艺术大学的前身。同时,许多没有机会接受训练,又缺少油画材料的学画者,往往从摹绘油画印刷品入手,并使用各种代用颜料、油料,绘制基本上是中国传统风格的油画作品。直到出洋学画的青年陆续回国,这种局面才有所改变。
六、吉利汽车的发展史?
摩托车的鼻祖,汽车的领头羊!让合资车惧怕纷纷降价的一个国产品牌。
七、蚌埠龙虾发展史?
老蚌埠,全国最早卖小龙虾的城市
自从1979年起,在蚌埠南山路的这条街上,自发形成了一个烧卖蚂虾(外地人叫小龙虾)的露天市场。新手老手过招,拼着蚂虾的口味,也拼着竞争的路数;有过泪水,也有过欢笑;达到过声名远播红红火火的巅峰,也感受着市场萎缩日薄西山的无奈。
在蚌埠,有蚂虾的地方就有“江湖”。石顺利,1979年开始练摊,从最初的每天三五斤,卖到后来的每天两千斤,率先申请注册了商标—-“正宗虾王石顺利”。1985年,来自怀远的小学徒孙信亮第二个在蚌埠摆起了蚂虾摊。随后,下岗工人吴孝怀也开始了他的卖虾生涯......正因有这些混迹“江湖”的“烧虾师”们,才有了声名鹊起的蚌埠蚂虾街。1998年,蚌埠蚂虾街成为安徽省最大的蚂虾消费市场和集散地。2005年高峰期,经营商有六七十家,日客流量最高达到三四万人。蚌埠蚂虾街成为了老蚌埠的一张名片,也成为了安徽展开的一张长卷市井图。
大蚂虾,传播老蚌埠文化的载体
四十年前,安徽省文史馆馆员郭学东就和“蚂虾”结过缘。1988年,蚂虾被郭学东记录在《蚌埠市志》一个章节中。这也是蚌埠蚂虾第一次正式见诸于文字记载。一条街一段记忆,一座城一个特征,蚌埠蚂虾街十年间的兴衰成败,在蚌埠电视台编导朱麾《虾街十年》的镜头下被详细纪录,影片真实的反映了老蚌埠豪放吃虾开怀饮酒的市井文化,并获得了中国纪录片的最高奖。
蚌埠蚂虾街—《虾街十年》 - 腾讯视频 https://v.qq.com/x/page/q0152up4ri2.html
老蚌埠大蚂虾 重整辉煌
2016年,阿财老铺创始人朱海停、杨天才一直钻研蚂虾和蚌埠本土文化餐饮,尤其对老蚌埠大蚂虾的文化研究颇深,出于对老蚌埠蚂虾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联合了微凡科技创始人郭一凡、季阳导演、音乐人刘海、穆沙等人,他们热爱本土文化,半年来,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共同创作了《老蚌埠大蚂虾》之歌,为了凸显蚌埠地域特色,歌曲采用当地方言、民俗、文化生活绑定的歌唱形式,具体请看
老蚌埠大蚂虾 - 腾讯视频 https://v.qq.com/x/page/y0335t7mcso.html
MV一经推出,大蚌埠帝国人民心中老蚌埠大蚂虾骄傲情怀彻底释放,视频播放量达500000人次,“想吃大蚂虾,先学蚌埠话“ 口口相传,一时间,蚌埠本土大蚂虾市场持续高潮。
未完待续。。。
八、数学发展史学习?
简单的说就是分三阶段,第一古典微积分阶段,牛顿莱布尼茨整合总结了前人关于微分和积分的想法,明确提出微分和积分的概念,并且提出牛顿莱布尼茨公式,微分和积分互为逆运算。第二个阶段是分析严格化的阶段,完善了分析学的理论基础,解决了古典微积分的矛盾。其实从拉格朗日的试图分析代数化就是在做这方面的尝试,这一时期的致力于分析严格化的数学家有柯西,魏特拉斯威尔的极限定义就是现在课本的极限定义,阿贝尔,戴德金的实数完备性理论等等。第三个阶段是流形上的微积分,或者说现代的微积分,著名的微分几何学家嘉当提出了定向的概念,提出外微分形式把格林公式斯托克斯公式高斯公式这三个多元微积分的基本定理统一起来,把多元微积分的微分和积分的矛盾真正讲清楚了。
九、有没有名创优品小城故事香水的代替香水?
姐妹,试一下姚乐丝1920 我也一直在找,这个挺像的
十、如何看待手机的发展史?
老兵不死,只是凋零
十年前,在学生时代,如果能够有一台诺基亚最新的滑盖手机,就已经非常满足,如果能够买一台iPhone手机,那就是整个班级最靓的仔;十年后,面对无聊至极的手机市场,我甚至希望能够只拥有一台诺基亚功能机,可惜工作不允许我有这样的想法。
智能手机发展十年,历经了三次洗牌,每一次都有人倒下,但是再也没有站起来。
2012年,专利技术保卫战
智能手机的雏形,应该要归结到2000年初诞生的PDA(掌上电脑),一款带有大屏和触控笔,运行Windows Mobile系统的移动设备,可以通过移动信号进行上网,主要供商务人士首发邮件,网络聊天使用。由于微软本身的工程师属性(理工男思维),WM系统的用户体验并不理想,甚至还比不上后来的塞班触屏版本的系统好用,再加上过于超前的形态设定,注定这是一款无法普罗大众的产品。
真正的改变来自于2007年iPhone的发布,基于多点触控技术的交互逻辑所设计的系统软件,整个产品形态更加完善,很多人也将2007年的iPhone,定义为真正的第一部智能手机。当然,由于当时谷歌的董事长也是乔布斯的好友,在提前体验过iPhone的原型机过后,谷歌随后就推出了自己的安卓系统,两位好友也一度对簿公堂。
苹果的iPhone OS 和 谷歌的安卓系统,成为了后来智能手机品牌的两个阵营。(Windows Phone本文不讲)
在智能手机发展早期,HTC凭借其十多年PDA的代工生涯,在产品设计和制造层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这样的先发优势在当时甚至优于三星这样的科技巨头。于是2008年开始,HTC作为安卓阵营的老大哥,向苹果发起了猛烈的攻击,一度占据整个安卓市场90%的份额。
同一时期,中国广东珠海,黄章带领魅族已经做到了MP3、MP4播放器老大的位置,所谓“站在山顶,看不见前方的道路”。基于自己对市场的预判,黄章决定带领团队进军智能手机市场。就在2009年苹果发布3Gs之后,魅族推出了第一部国产智能手机“魅族M8”,造成排队抢购,一机难求的局面。
不过暴风雨压根还没有开始。
2010年,HTC发布了经典的安卓旗舰HTC Desire(G7),成为当时市面上唯一一台能够与iPhone 4正面较量的机器。但是就在准备出货的时候,三星借优先供应自家手机的理由,断掉了HTC AMOLED屏幕的供应,不得不临时换用LCD屏幕,造成了不小的波澜。随后苹果开始对HTC进行专利诉讼,缺乏专利积累的HTC根本招架不住,很快大量机型开始被禁售,三星乘势追击,反超了HTC。
同样是2010年,在魅族M8如火如荼销售的时候,苹果再一次用专利起诉魅族,导致魅族不得不停售此款机器,造成过亿的损失,侧面上也打击了国产手机自主设计的决心。在2010年智能手机发展初期,中国的国产手机开始走偏到山寨机和合约机的方向上去,也就出现了非常滑稽的iPhone在中国代工,但是中国本土却拿不出一个有竞争力的品牌。
可以说早期的智能手机发展,苹果、三星这两家老牌科技企业,通过专利战赢得了最后的市场,并且开辟了两条不同的道路。
2014年,“性价比”新玩法
互联网上一直流传说,雷军当年想要投资魅族,跑去珠海待了大半个月跟黄章讨论做手机的想法,结果两个人在持股问题上没能达成统一,最后雷军另外出来组团队做了小米。这也是黄章之后在论坛里评价小米是“贱人、贱己、贱行业”的由来,认为小米用性价比阻挠了国产手机走向高端的步伐。当然,这只是一个未经证实的故事。
不过换一种思维来看,在当时的时间节点上,智能手机市场主要是被苹果、三星、HTC、索尼、诺基亚这些厂商占据,并且这些企业作为传统的买办思维,主要盈利模式都是依靠推出高质量的产品,卖产品赚取利润,并且通过庞大的资金量形成供应链壁垒。
中国本土品牌想要与这些企业竞争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必须要换一种思维去做市场,于是雷军提出了两条经典的互联网口诀:“专注、极致、口碑、快”以及“参与感”,前者指的是产品的垂直程度,后者指的是用户粘性问题。
从垂直程度来看,小米喊出的口号是“为发烧而生”,用户群体非常垂直,就是为那些喜欢玩智能手机的用户提供一个高性能的硬件产品;从用户粘性来看,从早期的MIUI社区,到后面的小米之家,米粉见面会等等,小米通过线上论坛和线下组织活动,来提高用户的活跃度。更何况,价格只卖1999元,是国外品牌的一半都不到。
相比起传统的卖货赚钱,小米通过低价策略快速圈拢用户,毕竟手机市场还在蓝海阶段,快速地跑马圈地,拥有足够的用户基数,才能够在之后的竞争中生存下来。至于赚钱的方式不一定是卖硬件,还可以通过软件、内容、服务等方式进行盈利,但是这些都需要有足够的用户基数才能够做到。
与其说小米打响了智能手机所谓的“价格战”,比谁卖得便宜,不如说小米打响了智能手机的圈地运动。国产品牌都开始打着“性价比”的旗号,利用自己的优势圈拢用户。小米依靠粉丝经济,所谓的“群众路线”;OPPO和vivo依靠步步高时代建立起来的渠道网络;华为依靠海外多年积累的运营商关系。
这些打法,显然使得海外厂商看不懂,也学不会。其中HTC彻底倒下了,缺乏技术积累,缺乏渠道积累,缺乏产品竞争力;索尼倒下了,工程师思维并不懂得如何做好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体验;诺基亚、黑莓、摩托罗拉倒下了,失去了品牌的号召力,换什么系统都救不了,消费者总觉得产品像是上个时代的产物。
通过性价比战争,传统手机品牌被彻底洗掉。智能手机品牌分成了三个阵营:苹果、三星、华为为首的第一梯队;小米、OPPO、vivo为首的第二梯队;其它手机品牌则被编入到第三梯队。应该说通过性价比的千元机战争,具有特殊优势的厂商活了下来,联想、魅族这些昔日具有影响力的企业逐渐消失在消费者的视线中。
2019年,供应链为王
2019年出现了一个新现象,各大品牌纷纷成立子品牌,将原本的中低端机型做抽离。
小米将红米独立成为Redmi品牌;OPPO从海外召回原本的子系列成立“Realme”子品牌;vivo则成立了全新的子品牌iQOO。可以看见,这三家处于第二梯队的厂商,都开始逐渐将“性价比”与主品牌进行剥离,用全新的子品牌去替代掉原本的产品线。而主品牌则开始主攻5000元以上的高端旗舰机市场。
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2020年开始,智能手机市场已经饱和,跑马圈地的运动已经结束,目前留给厂商的是零和游戏,相互蚕食彼此的份额。并且最现实的问题在于:中低端机器压根就无法赚钱,整个智能手机行业90%的利润都被苹果、三星、华为三个厂商拿走,小米过去所谓的“硬件铺开,内容盈利”的方案是行不通的。因此,必须要做卖一部赚一部的高端手机,才能够获得利润。
高端手机好做吗?好做,也不好做。从产品的定义来看,顶级的配置,顶级的工艺,独树一帜的设计,风格化的系统,专业的品牌包装和销售渠道,价格定位到高端是没有问题的。但难度在于,这里面每一个要求单独拿出来,都够厂商喝一壶的。
苹果为什么能够站稳高端市场?除了系统软件层面的生态闭环以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技术层面的巨大投入,这种投入并非研发,而是直接并购和垄断。比如说早期金属一体化的机身,需要专业的CNC机床进行加工,苹果直接买断了整个供应商的订单,只给苹果一家供货。还有Touch ID和Face ID这种生物识别技术,苹果都是直接收购相应公司形成1-2年的垄断期打开市场差异化。
三星为什么能够站稳高端市场?了解三星的人都明白,三星拥有整个供应链的设计和制造能力,处理器、镜头、屏幕、存储芯片、电池等都可以自己设计制造。从硬件水平来讲三星是最具有优势的企业,能够早于其它品牌推出更具有概念性的产品。比如说早期的曲面屏幕到现在的折叠屏幕手机。
实际上这背后说白了就是一个字:钱!在某一个供应链上砸钱形成超前的优势,才可能拥有旗舰市场的话语权。于是我们看见了华为砸钱研发麒麟处理器,小米拿到了高通旗舰芯片的首发权,vivo与蔡司共同组成研发实验室,OPPO专注于快充等等动作。
其它品牌的手机已经没有机会在这个市场继续发展下去了,应该说在未来2-3年的时间里面,还会有手机品牌逐渐被竞争淘汰掉。在手机功能和形态越来越趋同的情况下,考验各个厂商经济实力的时刻到来了。大家都准备好了吗?希望大家都准备好了吧。